菲律宾的关税越谈越高,国内舆论沸腾,但小马科斯手中只有1张牌
2025年7月,小马科斯结束访美行程,笑容满面走出白宫。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众赞扬他“谈判强硬”,称赞双方“取得巨大进展”。
然而,当具体关税数字19%公布的那一刻,菲律宾举国上下都懵了。
要知道,4个月前特朗普首次提出的“对等关税”仅仅是17%。 经过三个月谈判交锋,尤其马科斯亲自飞赴华盛顿,最终结果竟是19%!
美国主流媒体彭博社直言:这等于没谈,甚至比最初还高出2%。 菲律宾各大社交平台瞬间刷出问号风暴,当地网民质问:“总统先生,这账是怎么算的? ”马科斯谈判失败的标签迅速冲上菲律宾推特趋势榜首。
今年4月,白宫首次发布贸易国关税框架清单时,菲律宾被定位在17%那一档。
然而到了5月,谈判桌上风云突变。 华盛顿方面突然提高了要价,直接把菲律宾关税标准抬到了20%。
此举引发马尼拉不满。 小马科斯立刻下令其谈判团队与美方交涉,据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斯透露,此后的双边沟通“极为艰难”。
7月,小马科斯决定亲自赴美面谈。 各方普遍猜测其将争取显著下调。 但在华盛顿的特朗普大厦与白宫的穿梭会谈后,最终宣布的关税数字仅仅是调降了1个百分点。
消息传回菲律宾,舆论直接炸锅。 知名时政评论员艾米·班塔直言:“三个月拉锯战换来的是比最初还高的关税? 这简直是国际谈判的反面教材。 ”
马尼拉街头开始出现民众举标语抗议的画面,写着“拒绝高价关税”“保护菲国经济”。
火上浇油的是,连小马科斯的亲姐姐,前参议员伊米·马科斯也罕见发声批评。 她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:“为国家争取利益不是妥协的艺术,而是底线的坚守。
当前的结果令人难以理解。 ”菲律宾国内最大的商业组织之一 , 菲律宾工商总会发出行业警报,测算若以19%税率持续,未来三年菲律宾输美电子零部件、成衣等主力出口产品预计减少12%至15%,直接冲击70万就业岗位。
彭博社持续追踪此事,发现协议细节存在重大矛盾。 就在宣布关税后不久,特朗普公开声称双方达成一致:菲律宾将对所有美国商品实行“全面免税”准入。
此言一出,整个菲律宾震惊! 马尼拉必须紧急救火。 小马科斯立即通过总统府新闻处发表声明:“绝对没有全面免税的承诺! 我们的开放仅针对部分特定产品,并且必须是对菲律宾产业发展有利的项目。 ”
澄清速度之快、态度之坚决,被当地媒体评价为“罕见的总统级别紧急止损”。
贸易分析专家普遍聚焦“农产品”领域。 历史经验表明,特朗普政府对于农业州利益看得极重。
对日本谈判中,华盛顿强迫东京加大进口美国玉米、牛肉及小麦制品;与澳大利亚的谈判更是直接要求其全面放开美农产品进口配额限制。
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斯面对媒体追问时也承认,美国代表“反复强调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度决定税率诚意”。
这对菲律宾来说却是致命敏感点。 数据显示,菲律宾农业雇佣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劳动人口。
菲律宾稻米主产区卡林加省的农民联盟紧急发声明:“全面开放市场意味着美产低价大米会压垮本土小农! 政府必须顶住。 ”
“为什么日本人能谈成15%,我们却只能拿到19%? ”面对菲律宾记者尖锐发问,罗慕尔德斯只能搬出邻居的成功案例作为唯一信心来源。
2025年初,日本确实在几轮拉锯后,让美国在原本25%的标的上同意了15%的最终税率。
日本付出了沉重代价:除了承诺加大美国玉米和谷物进口外,日本政府及企业界捆绑出资5500亿美元,投资于美国国内能源、生物科技及关键基础设施项目。
这数字彻底暴露了菲律宾手上的牌有多薄。 5500亿美元什么概念? 远超菲律宾整个国家的年度GDP(2024年约4400亿美元),相当于菲外汇储备(约1200亿美元)的4.6倍!
亚洲开发银行分析报告称,以菲国政府当前的财政压力与债务负担(国家债务率62%),根本无法进行类似规模的超大规模捆绑交易。
菲贸易部门内部文件流出部分内容:他们试图向华盛顿提出,把重点放在开放菲制造业基地换取部分关税优惠上。
然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反应冷淡,谈判僵局仍卡在农产品条款的“开关”处。
一位匿名马尼拉官员向媒体透露:“除了守住农产品这根红线,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让特朗普让步的? 真的只有这一张牌。 ”
2025年7月25日,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斯对外宣布:他将带团队重返华盛顿,继续争取关税下调。
他在记者会上强调:“19%不是终点,看看日本人怎么做的。 菲律宾有资格要求更公平的结果。 ”他避谈任何具体筹码与方案。
美联社发出的消息称:美国贸易副代表凯利计划在首轮技术性复谈中,重点跟进“农产品清单与通关便利协定”推进情况,显然已将菲律宾这张农产品保护牌钉死在谈判桌核心。
在线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